close

很習慣在網路上寫日記,或是在msn上暱稱訴說自己的心情。

那是對在自己心情上的紀錄。

但每當我寫下一些感傷字眼或是思念父母的傷痛

總不免會有許多人大發厥詞的好意安慰

 

很多時候,需要的也許只是無聲的陪伴或認同。而非過度的講理或說教式的指引你該如何如何

老實說,內心期許的也許只是一個在簡單不過的加油,或是有人能懂或理解那種痛苦

這些年這些日子,聽過太多,也有許多過於荒誕到不近人情的反應

印象很深刻的是

當我母親離世時,我將自己的心情抒發於msn上(沒寫清是發生什麼事),而當朋友詢問後,第一句話竟是"我猜對了,我就猜是這樣"

當我父親離世時,有個朋友一聽聞,第一個反應竟是"那你跟你哥分家沒?"

又或者是比我這個當事人還過度震驚地無法接受。

 

對我來說,安慰若是不具安慰的作用,那麼,還叫安慰嗎?

我的個性其實不好,又或者過於敏感,許多不著邊際的話語跟制式而官方的詞彙總進不了心裡,總感到厭煩

我的父母都是在一夜之間,由好好的、還生龍活虎的一個人,短時間倒下離開的。

並不是長期臥病在床,一點一滴消逝,沒有任何的心情準備下,就離開的。

由於衝擊過度龐大,導致有一段時間我每天入睡前,腦海裡都是那夜的影像,一次又一次地逼著我去看去感受當時的痛楚。

老實說,其實每個人的傷痛無法比較,更無法類比。

因為情況不同,關係及感情深厚不同,都影響著傷痛的劇烈或深遠。

傷痛對我來說,留下的後遺症很大,即使母親已經離世四年多,我仍舊無法釋懷,這也許某部分是後來父親離世又再一次喚起當時的心痛

兩個傷痛重疊在一起,變成了巨大的傷口,重重地往我身上打了一拳,好不容易從母親傷痛中漸漸走出的我,於是又陷落了。

 

母親在急診室的畫面太深刻,後來一次陪朋友去急診,所有的一切又都浮於眼前,我當場潰不成聲

害我朋友想說,不過是個眼睛痛何必哭成這樣,孰不知我腦海裡想的是我母親。

 

很多人安慰最喜歡用的方式大概就是類比吧。

許多人會努力去回想自己是否曾有過相同經驗,然後用自己的經驗去安慰對方,但老實說,一樣嗎?不一樣吧。

很多人會提我小時候爺爺奶奶過世怎麼樣,然後講的一派輕鬆,說自己當時還是很堅強。

但是我想說,我小時候兩邊的爺爺奶奶就都過世了,在我國中到高中,早就已經經歷了許多人的死別,而對於他們的離去當時我也一樣很堅強。

一方面是年紀,一方面是因為不是天天生活在一起,一時半刻沒有任何什麼被剝奪走的感覺,反而都是在日後那思念與傷心才漸漸發酵

然而每一個人的離去都帶給我不同程度的傷心,那在心裡劃下的傷,當然深淺不一。

感情越好越深厚的,回憶越多的,當然越傷心。就像我永遠忘不了我外公的山東腔,鄉下的花生田,到現在我都還覺得那片花生田,是我心裡的桃花源。

而對我來說父母親帶給我的痛實在太痛,也是因為太痛的關係,回想起之前自己感情上的創傷都覺得變得雞毛蒜皮了。

 

很多人並沒有太多相似的經驗,卻用說教式的方式或自以為了解的口吻去安慰。

例如:丟一篇勵志文章、或說一些偶像劇或是電影、小說裏隨處可見的話語。

又或者武斷地認定對方的情況,開始孜孜不倦地說著。

但我想問的是,你們確實能感同身受嗎?還是你們只是在滿足一種自我的成就感或虛榮感?

用一種"我就說吧...""遇到這種情況就是應該...""事情都發生了就想開吧"

用非常旁觀者的語言說著不帶感情的話,其實只是為了彰顯自己的權威角色跟一種照顧人的虛榮心。

 

那實際上是,如果要用那些詞彙安慰人的話,我自己看書就可以了。

就像一個人氣呼呼的時候,不可能看了餐廳牆壁貼的莫生氣語錄,就瞬間氣消了吧

若安慰人的人自己不設身處地的去體會,反而用一種客觀冷靜說理的姿態,又怎麼貼近被安慰的人心?

如果不願意或無法體會,那又何必再多做安慰呢

甚至於跟我做字面上的爭辯,或篤定地說我就是怎樣呢

 

當我在抒發思念的心情,在訴說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

便批頭地說我是不面對現實,說要面對父母已經離開的事實,才會好起來。

難道抒發思念,就是逃避現實?

 

今年二月父親離開,四年前的11月母親離開。

於是我今年的悲傷特別濃厚,尤其在入秋之後,更強烈了。

當那些人們看著悲傷的我,因為不想看見我這個樣子,於是安慰,於是告訴我不要哭。

那麼,是因為討厭看見一個悲傷的人?又或者是真正的關心呢?

有些人是真的關心的,於是他們知道我有悲傷的權利,有發洩的權利,有釋放的權利。

曾經有個朋友在我悲傷的時候,疏遠我,卻在我強顏歡笑,表面開心搞笑時又再度接近。

如果所謂的安慰只是希望達到我能夠假裝堅強的強顏歡笑,那還是繼續疏遠我吧,因為你不會是真正的朋友

你只是自私地喜歡我開心的樣子,因為我的悲傷會影響你的心情。

 

那麼,又何必看我的文章

關心我的近況

眼不見為淨就好

因為我在網路上寫的日記跟近況是寫給自己與真心關心我的人看的。

 

最後

我知道所有的安慰都是來自好意

但曾經太多好意

都變成了讓人更加傷心的利刃

以至於後續我漸漸隱藏自己的情緒

漸漸封閉

漸漸避而不談

只做個人們眼前開心嘻笑的我

 

我知道我跟許多人比較起來已經很幸福

但我仍舊有受傷與療傷的權利

仍舊有思念父母的權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波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